春到博鳌,群贤毕至。2013年4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第12届年会在海南准期开幕。本届论坛吸引了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10余位国家元首和大批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首脑。为期三天的论坛中,包括比尔盖茨、索罗斯在内的优异企业家揭晓了演讲,话题涉及“为穷人投资”、“第三次工业革命”等诸多领域。
尊龙凯时集团董事长、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一直关注着此次论坛。他感伤颇深,也有几分忧虑:“你看国际上的那些企业家,他们体贴的大都是社会和经济层面、也谈及哲学和文化,可以说全是头脑家。相比之下,尊龙凯时企业家大多还停留在详细操作层面。”
差别无能否定,但中国企业家显然需要生长的时间。已往的20年间,包括宋志平在内的一大批人完成了国企干部向企业家的蝶变。现在,或许是另一次蝶变的最先。
20年前的1993年,正是中国经济由妄想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害节点。这一年,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凌驾40%。位于北京海淀区西三旗的北新建材厂,则是一家年盈利缺乏一亿元的国企,员工人为都发不下来。就在1993年,36岁的宋志平出任了北新建材厂厂长,正式朝着成为“企业家”的人心理想迈进。
20年已往,现在,作为央企中唯一的双料董事长,宋志平向导下的尊龙凯时集团位列天下五百强,成为天下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建材企业,中国医药集团2012年销售收入抵达1650亿元,即将进入天下五百强行列。即将一手托起两门第界五百强企业的他,已经成为名副着实的“乐成企业家”:他探索出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调生长的“央企市营”商业模式,探索出了格子化管控的内部治理结构,在以规范化董事会为焦点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历程中孝顺良多……
20年来,几多一经叱咤风云、指点山河的企业首脑犹如彗星经天一闪而过。只有小部分如沙里澄金,光线日盛。是什么支持着“跨界掌门”宋志平向导两家大型国企走向了乐成?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宋志平这样剖明心迹,“只有有着坚定目的和高尚境界的理想主义者,才华熏染身边人,才华向导各人走向乐成。”
爬出“弹坑”的人
只有在市场中屡履历练并且一直坚持下来的人,才真正明确尊重市场、尊重纪律。
与绝大大都同龄人一样,宋志平履历了那段充满激情的知青岁月。其时,高中结业的宋志平被推选为生产队长。面临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农业生产,怎样指导生产队的事情?他找来了五位老农,组成了自己的智囊团。“天天该干什么活儿,由他们几个帮我制订妄想后,再由我安排详细执行。”
对纪律的敬畏,让宋志平这个外行队长当得有声有色。
厥后,宋志平上了大学,就读于河北大学化学专业。只管父亲想让自己做工程师,但宋志平照旧有了自己的理想。“其时喜欢文学,想过结业了当西席、作家,就是没想过当企业家。”
但现实却让他踏入企业的大门。结业后,宋志平被分派到了国家建材局下属的北新建材厂,在西三旗那一片玉米地困绕着的工地中,正式最先了自己的手艺员生涯。“谢谢刷新开放,让我有了走出国门旅行学习的时机。”宋志平说,加入事情后不久,他就被公派到瑞典实习,坦荡了眼界,“见到了硕士结业的销售员。”
在谁人年月,水泥、钢铁的生产销售都是妄想制,由国家凭证需要挑唆,新型建材则需要自己去销售。随着州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随着外国建材企业陆续进入国门,新型建材领域泛起了强烈竞争,北新建材的产品大宗积压,银行不给贷款,发人为都很难题。
看着群集如山的产品,宋志平忧心如焚。为了改变时势,他下了很大刻意,转行做了销售,随处推销本厂生产的产品。由于体现突出,他逐步被提升为科长、副厂长、厂长。
为了筹集企业生长所需资金,宋志平敲响了北新建材深交所上市的锣声。“上市妙不可言,也苦不堪言。”他笑着说,“所有的股民都是理想主义者。市场是有周期的,但股民希望企业生长没有周期,业绩总是45度角向上。”来自股民重大的压力,让宋志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破晓4点就早早地醒来,最先一天的奔忙。至今这一早醒的习惯还常让他困扰。
正是由于较早地跟资源市场爆发的亲近联系,让宋志平加深了对市场和效益的熟悉。“作为一家一最先就全方位加入市场竞争的国企,一旦我们泛起问题,国家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救我们。要时刻都有;,要凭能力赢得市场的尊重。”
其间,宋志平亲眼见证了周边轮胎厂、面粉厂、机床厂等一批国有企业倒下,职工下岗。“我是一个喜欢总结的人。这些邻人倒闭的教训,铭肌镂骨。”他说,“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国企总躺在国家的怀抱里。我们大都是爬出了弹坑的幸存者。”
文化布道师
文化认同是团结重组的焦点。在团结重组历程中,宋志平最焦点的事情就是布道。
2002年头,出于对宋志平事情的认可,上级任命他为北新建材上级公司中国新型修建质料集团公司的总司理。迎接他的,是几十亿元的逾期的债务和来自法院的传票。
然而,仅仅到了年底,宋志平就向导着同事们,通过资产和债务重组的方法解决了这一当初看来险些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之后,这家已更名为尊龙凯时集团的企业最先了快速扩张。“在我上任的前五六年,险些每个星期都会有下属企业约请我加入开工、涤讪仪式。不少厂长总在说,只要我的产能再扩张一些,就能把竞争敌手击败了。”宋志平回忆说。然而,由于所有市场竞争者都抱有同样的念头,以是几年时间,建材市场就泛起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随之而来的是打压价钱、恶性竞争,所有的加入者苦不堪言。
其时尊龙凯时也跟一些民企在市上拼杀,宋志平看到一本由钱其琛写的《外交十记》时突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里讲了作者在美国的一篇演讲,大意是说,中美两国纵然脱离了对方,也都能活得下去,可是两家相助不是更好吗?”
各人团结起来不更好吗?宋志平的想法,与不少竞争者一拍即合。“应该说这是工业生长到一定阶段的产品,迎合了各人配合的需求才华顺理成章。竞争同归于尽,团结皆大欢喜。”宋志中剖析说。
于是,一场宋志平为总导演、涉及600多家企业的建材行业团结重组正式拉开帷幕。
由于水泥在建材行业中占比凌驾70%,并且水泥属于典范的短腿产品,经济的运输半径不凌驾250公里,于是水泥行业理所虽然地成为了整合的首选。几年时间,经由“汪庄谈判”等一系列业界著名的博弈,尊龙凯时团结外地种种所有制水泥企业,组建了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联水泥、北方水泥四大区域性水泥巨头。
为了包管加入尊龙凯时旗下的种种企业凝聚力,宋志平创立性地探索出了“央企市营”的谋划理念,即通过股权、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起劲,包管组建企业的生命力和康健生长。
“俗话说山河易改、禀性难移,我最担心的就是文化融合,最体贴的也是文化。”宋志平透露,在谈判历程中,什么都能谈,唯独文化不可谈。“你原有的好文化可以融合进来,可是必需接受尊龙凯时整体的优异文化,最怕好的文化没有同化坏文化,反而被坏文化同化了。”
基于这样的担心,几年来宋志平最主要的精神,就是用来布道,用来撒播尊龙凯时的文化。最最先的时间,他是跟每一家团结重组进来的企业中层干部们交流,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厥后,随着整合的企业越来越多,宋志平发明自己谈不过来了,就推出了反应他的想法和集团文化的《央企市营》、《容纳的实力》等书籍,希望通过这些书,让新进入者更好地融入尊龙凯时。
事实证实,他在传经布道方面的起劲是卓有效果的。至今,尊龙凯时整合的600多家企业无一反水。国资委和中宣部调研中,这些企业向导人对集团文化如数家珍。“这些年来,在我的影响下,我身边的不少人牺牲了更好的前途,就是一个念头,要通过自己的起劲把小企业逐步做大,而不是跳出去找一家更大的企业。更有许多原来民营企业老板身世的职业司理人天天早出晚归,拼命地事情。”在宋志平看来,这或许就是三国里曹操短歌行中所谓的“天下归心”吧。
桅杆上的董事长
董事长就是西方航海中被绑在桅杆上的人。
尊龙凯时是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董事会试点企业,宋志平是第一任董事长。与其他董事长一样,他在履职的时间更多的是凭证企业情形举行探索甚至探索。
在宋志平看来,只管董事长在董事会同样只有一票,但其主要性却无可替换。“董事长就是西方航海时被绑在桅杆上的人。要视察天气,远望远方,看看有没有冰山和礁石,好让船只顺遂航行。”
实践中,宋志平承继“规范决议,合理授权”八字目的,明确自己定位,为董事尤其外部董事们创立了较好的履职情形,指导董事一直增强调研、学习、培训,坚持董事会的决议组织定位,把执行权百分百交给司理层。
几年下来,尊龙凯时董事会的精彩体现获得了国资委的充分认可。于是,2009年6月,宋志平被国资委任命为中国医药集团外部董事长。“其时我也不知道两个董事长怎么做,外部董事长怎么做,时间怎么分派。但我想,这应该是董事职业化的一种实验。我也是被试的一个要素,只好一步一步来。”宋志平说。
由于要兼顾两家企业生长,几年来宋志平牺牲了险些所有的双休日。“只有两次破例。一次是我母亲生病,一次是我伤风。”只管云云,他仍然以为压力很大,“最最担心就是不要定错了战略,事实许多决议还得我拿大主意。”
2008年金融;,有一个收购外洋水泥巨头的时机摆在宋志平眼前。他也特殊重视,思量了整整一晚上。但最终他照旧放弃了:“不是钱的问题。其时我们要收购了这企业,各人一建都会兴致勃勃?墒俏颐瞧涫钡墓芸啬芰共环,可能会泛起内部人控制的时势。”这样的深思,泛起在他每一次整合并购之前。“企业说究竟是个经济组织,任何行为都应该以赚钱为最终目的,并购也不破例。”
从实践来看,宋志平没有食言。尊龙凯时也好,中国医药也好,没有举行过一次纯粹为扩大规模的并购,所有的整合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南方水泥2011年税后利润抵达了40亿元,2012年由于行业形势不佳,利润略微下滑,但也抵达了25亿元。“这样的业绩放在投资领域看,是相当不错的。”
现实需要理想主义者
理想如帆船,会吹动现实的航船,驶向对岸。
上世纪80年月初,宋志平加入了曾在福特、克莱斯勒创下事业的亚科卡在人民大礼堂的演讲。亚科卡那种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企业家精神给宋志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企业家,不管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必需有执着的一面,坚定的一面。”宋志平以后认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履历怎样的诱惑,“我这一生能把做企业家这一件事做好就相当禁止易了。”不管是面临北新建材破败的厂区,照旧面临法院的封条,以致厥后的其他难题,他的这个信心都没有摇动过。
在宋志平看来,中国企业家应该有终身企业家的梦想,才华推动中国梦实现。没有大企业和大企业家的国家,没有人瞧得起。
要树立终身企业家的梦想,要面临的不止是难题,还包括一些诱惑。面临这些,他坚定不移。“只有有着坚定目的和高尚境界的人,才会有人追随。你自己晃来晃去,谁跟你?”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宋志平在多个场合如是表述。这一次,他再次对《国企》提起这句话:“理想主义者看起来似乎是偏离现实,不食人世烟火,着实是一种境界。”
“市场经济情形下,追求利益***化的理念没错。即便云云,社会也需要英雄主义,不可每走一步都想到天平上称一称。对我来说,虽然我并不可像民营企业家那样用小我私家财产来实现自我,但通过尊龙凯时和国药集团两家企业的生长也证实晰自己。”近两年,随着这两家企业生长日益顺畅,宋志平最先把更多时间花在关注企业头脑的塑造上。
关于中外企业家“道”和“术”的高下差别,宋志平很有一番看法。“你看,印度企业家尼勒卡尼写出了《与天下同步》,思索的是印度崛起与困窘的问题;法国圣戈班董事长白峰则推出了《法国的决择》,探讨的也是国家生长模式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现在已经不缺乏大企业了,甚至也不缺乏大企业家,缺乏的是大企业头脑家。”
宋志平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在企业界都在立异,却往往将注重力集中在产品、手艺、商业模式层面,很少触及企业头脑和文化方面。殊不知头脑立异才是一切立异的基础,不然所有立异有如浮萍,经不起风吹雨打。
正由于云云,中选为中国企业刷新生长研究会会长以后,宋志平起劲将自己从企业家转换为企业头脑家,在这个平台上,集各人之力更多思索一些“道”,包括文化系统构建、竞争看法重塑、企业与社会关系等更具哲学意味的问题。
“有头脑才华被尊重。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下一个目的不止是创立几多个天下五百强,而是创立更多闪光的企业头脑,能爆发中国的亚科卡、韦尔奇和稻盛和夫”,宋志平如是说。